地球上的大气内容预览: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二一二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一二一二(3)结果: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4)气压带:①赤道附近: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空气膨胀上升,气压降低,形成图中A所示的赤道低气压带。②30°N附近: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西风,并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图中C所示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一二③60°N附近: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盛行西风与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极地东风在此地球上的大气,形成图中C所示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一二③60°N附近: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盛行西风与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极地东风在此相遇,暖空气爬升,形成图中E所示的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附近: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最少,空气堆积下沉,形成图中H所示的极地高气压带。(5)风带:从南向北依次是B所示的东北信风带、D所示的西风带和F所示的极地东风带。一二一二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探究问题导引地球表面的降水量分布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大气中水汽的多少;二是大气中上升运动的有无。探究在赤道地区海洋广阔,陆地上分布着广阔的热带雨林,气温高,年降水量一般为1000~2000毫米,可称为“赤道多雨带”。在南北纬15°~30°的副热带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一般不到500毫米。地球上的沙漠多数分布在这个地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此地带可称为“副热带少雨带”。在温带降水又有增加,年降水量达500~100
课件关键字:地球,大气
上一课件: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课件 下一课件: 公转意义课件ppt
下载说明